為什麼我一開口你就想要解釋?

為什麼我一開口你就想要解釋?

在衝突中,關係破裂的開端,常常藏在「可是...」、「因為...」、「沒辦法...」裡。我們以為是合理的解釋,可能會讓對方覺得不被理解、不被重視,甚至被推開。這些話一出口,關係也許沒立刻破裂,但裂痕已經默默出現了。

關係的本質,不是論輸贏,而是看見彼此。當一方受傷,他們並不一定要你認錯,只是想感受到你在乎他。但當我們慣性用「可是、因為、沒辦法」開場時,即使我們有理,對方感受到的卻是「你不在乎我。」

當我們覺得被指責、被誤會時,會本能地趕快澄清、解釋和推託。不過我們忘了,對方此刻最想被看見的,不是你的理由,而是他的傷。學會暫時放下解釋,先回應對方的情緒,是讓關係回溫的第一步。

生活中「可是」的例子
✘「可是我不是這個意思。」
✔「抱歉,那些話讓你覺得被冒犯。我聽見你的感受了,謝謝你願意告訴我。」

✘「可是你也有問題啊!」
✔「你那時候的心情我可能沒看見,你可以告訴我發生了什麼嗎?」

✘「可是我只是照我的方式關心你啊!」
✔「也許我表達的方式讓你感覺不到,我想知道你需要怎樣的支持。」

生活中「因為」的例子
✘「因為我很忙,真的沒空處理這些事。」
✔「對不起,我知道你在等我回應,我應該提前說一聲。」

✘「因為我那天心情不好,所以才講那種話。」
✔「那天我的情緒失控了,抱歉,對你說了些情緒話。」

✘「因為我不知道你會這麼在意啊!」
✔「我現在知道你在意這件事,我會更小心的。」

生活中「沒辦法」的例子
✘「我真的沒辦法改變這種情況。」
✔「我知道你希望有所改變,我目前真的還沒有能力做到。我很抱歉讓你失望了。」

✘「沒辦法,我就是這種人。」
✔「對不起,我可能真的還是老樣子。」

✘「我真的沒辦法陪你去。」
✔「抱歉,我那天已經有安排了,很可惜不能陪你。希望你們能好好享受那餐廳的食物~」

✘「我真的沒辦法再承擔更多了。」
✔「對不起,我現在的狀態不太好,能量有點見底了。」

有時候,破裂不是因為衝突太大,而是彼此語言裡藏著距離。當我們習慣用防衛開始對話,愛也會被擋在外面。但每一句「我懂你」、「抱歉」或是「對不起讓你難過了」,都是在替這段關係縫補裂痕。語言雖輕,卻能讓心靠近。

孩子的情緒學習從哪開始?

孩子的情緒學習從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