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與別人建立心與心的連接?我怎麼清楚的去表達?

怎麼與別人建立心與心的連接?我怎麼清楚的去表達?

建立心與心的連接關注的是人與人之間連接的品質,而不是任何特定的策略或方式。雖然建立心與心的連接的核心動機可能是與他人的連接,但不同的內在心境狀態和需求可能有助於引導我們面對不同類型的連接請求。因此,自我聯繫和對我們提出聯繫請求的動機的理解,可以支持我們發現和闡明我們認為可能有助於聯繫的其他人的具體需求的能力。

當你的注意力集中在連接的品質上時,可以在你表達了感受和需求之後,停下來考慮一下你此刻出現的需求。盡你所能地關注在互動時刻當下相關的需求,而不是你向對方表達的內容 —— 從內容到連接品質的轉變。參考本文中提到的選項來審視自己與他人相處時,自己表達出的真實性,如果您分享的內容與原意不同,請揭示您提出的請求背後的需求。

以下是五種特定類型的連接請求,文章中分享的並不是所有能與他人建立連結的方式,而是提供一系列初步可讓你在其中找到自己真實性的方式。

請求類型1:尋求對我們所說的話的反思——確認我們的意圖有被理解

要求對方給予對我們所說的反思通常對我們和其他人來說都是具有挑戰性的,尤其是當人們將此類請求解釋為我們認為他們不理解我們時。這可能會引發我們的自我批判(你認為我很愚蠢?你覺得我沒有在聽?)。我們可以透過在提出請求時同時也表達請求背後的需求,這樣更能去培養彼此的聯繫和以及清晰的認知。在這種情況下,這意味著通過向對方表達我們請求反思的原因來提出反思的請求。

例如,在提出請求之前和在表達了您希望聽到的內容之後,您可以說:

  • 有時我的表達並沒有我想的那麼清楚……

  • 我擔心我說的有點複雜……

  • 我好像說得有點多,我想確保我所說的話對你來說是清楚的……

  • 我對我說的話有點焦慮,有個方式可以幫助到我……

請求本身可以採用任意的形式,例如:

  • 你能告訴我你剛才聽到我說的內容是什麼嗎?

  • 你能告訴我你在我分享的話所聽到對我重要的事嗎?

  • 你是不是可以告訴我分享的內容是什麼?

請求類型2:請求與我們建立同理心的聯繫——請求同理心的支持、關心以及關懷

在對話過程中,我們在要求與我們建立同理心的聯繫時可能會感到脆弱,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考慮主動把這脆弱的心情與對方分享(參見上文,類似的重點是在提出請求之前分享關於自己感到的脆弱)。當對方不知道我們到底想從他們那裡得到什麼時,這可能對他們來說也可能是一個挑戰。如果是不知道怎麼去向對方提出給予同理心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什麼會讓你感覺到對方給予你同理心,以及這所想像的請求對那個人是否可行。例如:

  • 我很想知道你是否明白我想要表達的感受和需求。你能告訴我你聽到了什麼嗎?

  • 我想知道你是否了解我的內心? [如果是…]

  • 聽聽別人如何感受我的心中想表達的話對我很有幫助——你能告訴我你的感受嗎?

請求類型 3:詢問我們話的影響——出於關心和或為了尋求明晰的想延續互動

有兩個主要動機可以讓我們想去了解我們話給對方的影響。

我們想把注意力專注在與他人建立聯繫。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連接的請求很簡單(表示我們提出問題的原因仍然很有幫助)。例如:

  • 我很想知道你對我所說的話的感受。

  • 了解你的心境情況對我很重要。

然後後跟著一個請求,例如:

  • 你能告訴我你對我剛才說的話有什麼感覺嗎?

  • 這對話給你帶來了什麼呢?

  • 你聽到這個的感覺如何?

  • 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 我剛剛注意到[你的呼吸/變化]。你能告訴我你感受到了什麼事嗎?

  • 我很想知道你在聽到我所描述的話心中有發生了什麼。你願意分享嗎?

我們想知道我們所說的是如何被對方接收,但我們的重點仍然是我們自己。

我們在談話中可能會感到脆弱、緊張等,而聽取對方的意見可以幫助我們弄清楚並選擇如何繼續對話。

如果是這種情況,我們不僅可以詢問對方的情況,也可以再次揭示我們請求背後的感受和需求。未被承認的恐懼很容易被他人解釋為具有攻擊性的互動或疏遠的表現,因此通過揭示我們自己的脆弱性,我們更有可能被準確的理解。此外,當我們向對方詢問他們心中觀察到正在發生的事情時,我們會邀請他們變得脆弱。通過首先分享我們自己的脆弱性,我們增加了其他人願意分享他們的脆弱性的可能性。例如,我們可能會說以下內容之一並搭配上面列出的請求:

  • 我對我分享的內容感到非常脆弱,並想了解我是如何被聽到的。你可以告訴我...

  • 我對我剛剛分享的內容有點緊張,我希望我們之間保持清晰和誠實。你能告訴我……

  • 我擔心我說的時間比你喜歡聽的時間長。你能告訴我……

有時,我們可能希望或擔心我們表達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明確表達這種希望或擔憂可能會有所幫助。例如:

  • 我想確認您是否聽到任何責備或批判,因為這不是我的本意。你能告訴我你是不是有責備或是被批判的感受呢??

  • 我感到非常脆弱,並希望我的表達能夠支持我們之間的聯繫感。你能不能告訴我在你聽到我分享的內容時,是否覺得離我更近了?

請求類型4:支持與解決方案的聯繫——建立夥伴關係以實現解決方案的策略

有時,當我們對連接的品質有一定的信心並且想要嘗試解決問題時,我們可以著重於建立一起關心雙方需求的意圖。例如:

  • 我希望這對我們雙方都有建設性。你能告訴我你對我提出的策略有什麼顧慮嗎?

  • 你能告訴我關於我的要求什麼可能不適合你嗎?

  • 你能和我一起集思廣益,想出對我們雙方都有效的解決方案嗎?

  • 你能告訴我你是否願意探索其他解決方案嗎?

  • 你能告訴我你是否想像出任何其他可以滿足我們兩個需求的方式嗎?

請求類型 5:檢查對話或傾聽的意願

有時,我們甚至不確定對方是否準備好聽我們講話或交談。我們可以從表達我們對對話的渴望開始,而不是直接從我們想要提出的內容開始,並詢問這個人是否願意參與。例如:

  • 你願意聽我談談我的事嗎?

  • 你願意現在討論這個話題嗎?

提出建立心與心聯繫的請求會邀請我們向他人提供我們的在當下的空間、真實性和同情心。與任何特定形式或措辭相比,我們自己的誠實、脆弱和自我理解更有可能助於我們想要的聯繫品質。然而,通過認識到導致我們想要聯繫的各種需求,以及我們可能為支持這些需求而提出的各種要求,我們可以更輕鬆地滿足自己和他人對清晰、信任和聯繫的需求。

關於社會情緒學習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社會情緒學習 (SEL) 是教育和人類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會情緒學習是所有孩童和成年人透過獲取以及應用知識、技能和態度來發展健康的自我認識、情緒的管理和實現個人和集體目標,同時也精進情緒的表達的能力和對他人的同理心,而此更能去建立和健康的、互相扶持的人際關係。

閱讀更多

給孩子讚美和獎勵到底適不適合?

給孩子讚美和獎勵到底適不適合?

3個策略去消除對話中的失控情緒

3個策略去消除對話中的失控情緒